:武义传媒中心-武义新闻
潘文奇(右二)与曾志达、吴谦、李守初合影
潘昌贤在潘文奇故居前讲述
查看族谱
潘昌贤在外孤魂地讲述
□ 记者 陶鸿飞
人物名片:
潘文奇
他曾是宣平县帮会首领,参加过辛亥革命,后成为中共地下党员,任宣平县上坦区委江望村党支部书记,是宣平县最早牺牲的中共党员。
1912年4月22日《申报》6版发表《宣平锄头会滋事情形》,报道中说:“处属宣平县地处山僻,民智未开,误会农会宗旨,四乡互相团结,自名农夫会,又曰锄头会,地方官亦未有以纠正之。”宣平县第二任民事长王庆槐到任后,经常借禁烟赌诬诈商民,并动辄笞责重罚,“往往笞责数千”,甚至用枪击伤“抵抗不服”之百姓,激起乡民愤怒,“民怒沸腾”。“月之七号”,锄头会组织“四处乡民……千余人”涌入县城柳城抗议。宣平知事王庆槐“率科员行等先越墙而逸,因之捣毁警署,波及城自治公所。幸队官毛君,素称明干,会同自治职员并商界人等,沿途劝导。乡民素服毛君,始得逐渐解散,商界开市安业,学堂无恙。”民国版《宣平县志》卷七记载:“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二月,各乡愚民聚集多人,名为锄头会,谣言滋事,几酿变端”。
锄头会由清末处州反清会党双龙会余部组成,是光复宣平的主要力量之一,其首领便是潘文奇。
潘文奇(1884——1929),字芳斋,坦洪乡上坦村江望自然村人。长期以行医、造家谱为掩护,在宣平各地走乡串户,为宣平双龙会首领之一,后又组织“锄头会”,又在松阳、遂昌、宣平交界山区组织十兄弟会、百子会等会党组织。清末曾配合过秋瑾等人策划的皖浙起义,参加过浙江独立运动及援宁战役,后成为中共地下党员,任江望村党支部书记,是宣平县最早牺牲的中共烈士。
11月20日,县融媒体中心“重走千里红军路追寻无名英烈魂”采访小分队一行9人驱车前往上坦村采访。
现年81岁的潘昌贤是潘文奇三弟之孙,说起大爷爷潘文奇,已过耄耋之年的潘昌贤激动异常。从潘昌贤珍***的族谱里我们发现,现在整理的潘文奇资料有不少错误,如《潘氏族谱》里说:潘文奇“行福廿七,讳文琦,字访斋,一字菊友。”再如现有资料里都说潘文奇就义于1928年,《潘氏族谱》里说:潘文奇“民国戊辰年十二月十八日卯时卒”,换算成公历就是1929年1月28日就义。
潘昌贤说,潘文奇懂医术,尤善造谱,即为人修撰族谱,名气在宣平、松阳、遂昌三县很大,两个弟弟都先后跟随大哥造谱为生。清末,潘文奇长期以行医、为人造家谱为掩护,在宣平各地走乡串户,发展反清会党双龙会成员,又将双龙会余众成立锄头会,开展抗捐抗税斗争。民国成立,潘文奇继组织锄头会后,又在松、遂、宣交界山村组织十兄弟会、百子会等会党组织。所谓十兄弟会、百子会,即每村选出一个侠义之人,十个村选出十个人,组成十兄弟会;再由十兄弟会在本村各选出十个同样有义气的人,组成百子会。以此类推,十兄弟会、百子会等会党组织便会滚雪球般扩大。十兄弟会每月初一聚会一次,每村轮流做东。兄弟中如有困难,大家解囊相助,逢有婚丧喜庆、造屋盖铺,百子会全体都来帮忙,一呼百应。村中如有不平事发生,百子会一视同仁,协助解决。平日里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十兄弟会、百子会很得贫民拥护,地主怨恨。十兄弟会、百子会这些组织为之后建立宣平红军队伍,提供了大量的人员储备。
20世纪20年代,宣平的民间组织势力很大,帮会成员遍及全县,甚至国民党县政府的行政长官、司法警长、自卫队员中也有帮会骨干,他们左右着整个宣平,社会影响很大。中共宣平县党组织成立后,为了争取改造帮会,指派中共党员陈俊去做改造工作。1928年6月,陈俊在柳城城隍庙内邀集宣平南乡青红帮首领郑仕俊和西乡百子会首领潘文奇等人开会,调解他们之间的矛盾,宣传共产党的主张,动员他们接受共产党的领导,结成统一战线,团结起来,共同对敌。通过一系列艰苦、细致、耐心的工作,顺利地改造了青红帮和百子会,并从中发展了青帮头目郑仕俊、百子会头目潘文奇等数人为中共党员。
1927年冬开始,潘文奇在大河源造家谱。成为党员后,他同鲍振川、郑汝良等主要骨干在大河源的蓑衣塘、铜锣形等山坞的苞萝铺里召开会议,商讨成立武装队伍公开暴动,展开轰轰烈烈的打土豪运动。1928年底,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在宣平县十几个村展开。
面对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国民党反动政权和土豪劣绅惊恐万状,他们调兵遣将,一边镇压,一边捕杀革命领导人物。潘文奇便是首要目标之一。
潘文奇是在家门口被捕的。潘文奇的故居早已是颓壁残垣,草木丛生。在原先潘文奇故居的大门外,潘昌贤心情激动地叙说其潘文奇被捕的经过。
那一天已临近年关,潘文奇在家里为出嫁女儿的事忙碌着。宣平县警察局警佐突然带着警察闯到他面前。
“潘先生,县长有请,跟我们走一趟。”警佐拍拍腰间别着的手枪。潘文奇正在为女儿包红包上轿,他心不慌手不乱说:“等一下,女儿上了轿我就走。”
潘文奇在宣平县的影响很大,警佐也曾与他过从甚密,有心想放他一条生路。当时天刚下过雨,路上泥泞溜滑,警佐便对潘文奇说:“天下雨路上滑,你到里屋换双鞋再走。”警佐的意思是让潘文奇从后门溜走。不料潘文奇沉静地说:“我自信没有罪,走吧。”
当潘文奇被带到县府时,一双布鞋已被泥浆沾湿。县长张高出门相迎:“芳斋兄来了,欢迎!欢迎!”
原来,潘文奇曾在组织帮会时被缉拿,关进过县监狱。当时县长张高的老婆正生大病,闻听潘文奇会行医,就从班房里把潘文奇领出来,让他去医治。潘文奇的医术当时已有名气,经过几天医疗,还真把县太太的病医好了。从此,张高对他另眼相看,一切给予自由。这回,张高要劝降潘文奇了。
待潘文奇坐下,张高笑哈哈地献上茶说:“芳斋兄,你我兄弟一场,弟媳的命也是你救下的。我看,你不要去干那共产革命了吧,在我身边干点事,少不了你的好处。”
潘文奇冷笑道:“让我去杀共产党?让我去夺穷苦人的血汗钱?这当然‘好处’多的是,可是我要做的恰恰相反。有一天,我要惩处你们这些败类,要把你这把交椅踏趴在地。”
张高嘴巴都气歪了,吼道:“来人,给客人上菜!”哗!门洞里冲出四个大汉,扭住潘文奇的胳膊,推进了刑讯室。
“你说,你的上级是谁?”
“马克思、共产党!”
潘文奇坐在老虎凳上,强硬地回答。
“好!嘴硬,给‘索面油条’吃!”打手们将潘文奇反手捆绑在柱子上,用千筋藤条、牛皮鞭呼呼抽打,潘文奇身上衣服被抽碎,皮肉一条条地绽开,鲜血沾红了全身。
“说!你手下有多少人?”
“你挑两箩米糠来数一数,就是那个数。”
张高听了,暴跳如雷:“枪毙这个‘硬货’,给我毙掉!”
敌人不能从潘文奇嘴里挖出一点东西,面对坚强不屈的潘文奇毫无办法,终于狠毒地将他枪杀了。
潘文奇死后,潘昌贤的父亲前往柳城给大伯收尸。父亲告诉潘昌贤,临刑时,潘文奇的头都被打碎了。潘文奇的尸体起初葬在离故居不远的山脚,孤零零的一座坟,人称外孤魂地。潘昌贤11岁那年,解放了,家人方把潘文奇墓移入家族墓地。移坟拾骨时,潘昌贤亲眼见到,大爷爷潘文奇尸骨里没有头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