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听了一档访谈节目。
节目中的嘉宾,都是各行各业的顶尖人才,十分优秀。
但,听完整档节目后,我却发现,虽然他们的专业能力都很好,但每个人给听众的感受,大不相同。
有的人,看似句句话都正确,但却总是让人觉得距离疏远,喜欢不起来。
而有的嘉宾,虽然年纪轻轻,谈起问题来却见解独到,让人印象深刻,立马圈粉。
这和我们平常的面试过程十分相似:很多候选人虽然专业能力不差,表达也没毛病,但就是难以获得青睐,最终败给那些面试官觉得“更有眼缘”的人。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只通过短短的几句话,就对一个人做出“喜欢”或“不喜欢”的判断,产生不同印象呢?
利用面试官的“避免不一致倾向”,拉他成为队友很多人都听说过面试的“三三三理论”:
面试官在见到候选人后,仅3秒钟,就会产生或好或坏的第一印象;
如果第一印象足够好,面试官就会愿意用3分钟的时间,来进一步认真了解你;
而如果这3分钟,你让对方的好感升级,那么,他会愿意给你30分钟的时间,更多展示自我。
这个说法,其实并不是夸张,别说一天要筛选上百份简历的HR,就是在面对一些高端职位时,面试官也会在几分钟之内,就对候选人产生初步印象,形成判断。
而这短短几分钟内产生的“感觉”,几乎就能够决定我们面试的成败。
因为,人们都容易受到“避免不一致倾向”的影响。
避免不一致倾向,是指我们一旦形成了某种观点,就很难改变,还会不断找各种理由,来为自己的观点证明。
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倾向,是因为虽然我们进化了很多年,但我们的大脑在处理外部信息时,始终偏爱更“省劲”的方式。
这种省劲,一方面体现在我们做出判断时,会更愿意使用“直觉”,也就是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在畅销书《思考,快与慢》中指出的“系统1”。
另一方面,当我们做出判断后,为了节省运算空间,大脑也会坚持已形成的观点,不愿意做出改变,即便出现更可靠的新信息,只要与我们的已有观点不一致,我们就会选择忽视。
基于这种倾向的影响,在面试时,一旦面试官对应聘者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就会不断试图寻找证据,印证自己最初的想法,甚至,帮助面试者做出解释。
在近期的《非你莫属》节目中,一个海归女硕士,就受到了这样的“优待”:
这个性格开朗的女生,毕业于美国名校,持有含金量很高的专业证书,一上来,就得到了嘉宾们的赞许。
之后,当她说出期望薪资6000时,嘉宾们首先急了:
而当一位嘉宾质疑她的“情商一般”时,其他嘉宾更是纷纷出来为她打call,连主持人也替她解释:
除了自我介绍,女孩几乎什么都没说,十几位嘉宾和主持人,就都成了她的队友,争先恐后为她拉票,甚至在最后的谈offer环节,嘉宾各种“威逼利诱”潜在雇主,最终将她的薪资抬到了12000,超出预期一倍。
这样的面试,请给我来一打。
其实,与其说面试官在帮助素不相识的应聘者,不如说,他们是在想尽办法,证明自己初始判断的正确性。
而作为面试者,如果你能在面试最初的几分钟,就将对方拉到自己的阵营,让他变成你的队友,那接下来的面试,就会顺利许多。
可如果没有光鲜的背景和漂亮的履历,怎么能让面试官对自己产生好印象呢?
“自视过高”倾向,让我们都喜欢和自己相似的人之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在不同地点,放置了一些钱包,装作是别人掉落的,等待被测试者发现。
在每个钱包中,研究人员都放置了一些透露失主个人信息的东西。
研究人员发现,如果捡到钱包的人,根据钱包里的身份线索,发现失主跟自己很相似,那么,他把钱包还给失主的可能性,是最高的。
研究人员指出,相较于其他人,人们更喜欢那些与自己相似的人,也更容易对他们做出友善的举动。
除了“物以类聚”外,这背后的更深层原因是,我们总是会对自己“自视甚高”。
当看到那些与我们有着相同价值观和想法的人,我们就会有一种被证实的感觉,更加确信自己是对的,因而也对那些和我们相似的人,更有好感。
如果在面试时,能够充分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倾向,就能帮助我们在陌生的面试官面前,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那,如何在面试的短短几分钟内,就能让对方看到,我们和他是一类人呢?
除了展现更好的专业性、更积极的态度外,一个小技巧就是:模仿对方。
1999年,纽约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观察多组测试者后发现,在和别人交谈时,试着模仿对方的肢体语言、手势、面部表情等,会让对方对我们产生好感。
所以,在面试时,如果你穿得和面试官及公司其他同事风格很像,你的讲话方式、沟通思路又与对方契合,就能帮你快速拉近与面试官之间的距离,留下好印象。
超出预期,颠覆刻板印象
当然,面试时,能否遇到与自己“气味相投”的面试官,有很大的运气成分,我们也不能为了迎合对方而刻意模仿或隐瞒真实的自己。
不过,即便你没那么走运,没能遇到愿意帮助你的面试官,也不必灰心,这时,如果能用一些“特别”举动,打破面试官对你的刻板印象,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还记得经典影片《当幸福来敲门》中,威尔·史密斯饰演的男主人公克里斯面试的场景吗?
克里斯因没能付清罚单,被关在了警局。被释放后,已经到了之前约好的面试时间,他来不及回家换衣服,狼狈地出现在了面试官面前。
西装革履的面试官,看到他频频摇头,并问他:如果有人不穿正装就来面试,还被录用了,你会怎么想?
言外之意,“不穿正装”的面试者,是不会成功的,录用了这样的人,和同事都没法交代。
而克里斯却用幽默和坦诚,轻松应对挑战,他答到:那他一定穿了条不错的裤子。
引得面试官哈哈大笑,面试氛围一下被扭转。
比起无数西装革履的应聘者,克里斯给他们留下的印象,肯定更深。
其实,在现实中,面试官在拿到候选人的简历时,都会或多或少产生一些刻板印象:对方的教育经历、工作背景等,都会让面试官在脑中迅速勾勒出人选画像,做出预判。
如果在面试过程中,应聘者的言行举止完全符合面试官的预期,他最多只能被称为一个合格的人选,但却无法让面试官眼前一亮,以致念念不忘。
这时,应聘者如果能发挥自身所长,颠覆对方的预期,则会给面试官留下既深刻、又特别的印象。
这种颠覆,可以是能力上、见识上、谈吐上、性格上,甚至,是态度上的。
之前就有个朋友说,她现在的助理,就是因为一个让她意外的小举动,打动了她,最后顺利拿到offer。
在面试了很多应聘者后,这个小姑娘在面试中并没有给朋友留下很深的印象。
但就在面试结束后不久,小姑娘特意给她发了一条信息,感谢她今天的时间,并提醒她,外面在下雨,下班时别忘了带上伞。
朋友说,之前一直觉得,现在的年轻人都很自我,不太在意别人的感受,但这个小姑娘的细心周到却超出她的预期,最终决定录用她。
有时候,一个小小举动,就能撕掉别人暗暗贴在你身上的标签,改变结果。
心理学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我们自身的那些非理性的行为,会让我们做出不明智的判断和选择,深陷误区而不自知。
但,当我们了解背后的原理后,就能发现,在合理范围内,利用人类身上这些共有特性,又能够帮助我们事半功倍地实现目标。
这也是学习和思考的最大乐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