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精彩小资讯 > 正文

康熙辛酉年是公元哪年,康熙辛酉年是公元哪一年

润城镇传统村落最具代表性的物质文化遗产中,官宅大院、商业会馆、富商府宅以及部分商道商业街,其背后都与当地的历史文化名人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康熙辛酉年是公元哪年,康熙辛酉年是公元哪一年

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些历史文化名人智慧、声望与财富,促成了这些优秀物质文化遗产的建成。上庄村“天官王府”,中庄“布政李府”,上伏“三里龙街”中众多商业会馆、“砥洎城”等,正是由一些在当时颇具影响力达官贵人、富商豪绅修建而成。

至今我们在润城镇传统村落的保护开发中,仍在消费着他们的文化影响力。这些“历史文化名人”的文化影响力,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明清时期此地“文教事业”的辉煌。并且他们的存在,一直捆绑在这些物质文化遗产当中,是当地集体文化记忆不可剥离的一部分。最能证明这一点的就是一直流传至今,人尽皆知的一句俗语——“郭峪三庄上下伏、秀才举人两千五”。

“文教事业”的一度辉煌,也致使润城镇传统村落文化风气浓厚,使百姓生产生活之余的文娱活动也精彩异常。尤其在 20 世纪 60 至 80 年代间,润城镇各传统村落均有自己的剧团,并且有各自的编剧为当地村人编写编排节目。

润城镇作为文化之乡,自古多出贤士,文臣武将皆有,有“泽州王气在阳城,阳城王气在润城。”《阳城县志》记载,明清时期,润城镇诞生了 24名进士,为全阳城县第一;有 60 多位诗人,占据全县诗人的 60%。只白里巷(上庄、中庄、下庄过去的总称)便有进士 15 人,举人 15 人,贡生 45 人和秀才 237人。现在所存诗词文集占据阳城县文集的 80%以上,可以说润城镇文气汇聚,贤才辈出,占据了阳城县文化圈的半壁江山。

屯城村“文武齐全”

润城镇古村落中每个都有着自己文化传承的代表,屯城村无论从家族传承还是历史文化名人数量都当属之最。元代有郑家祖孙四代两封国公,二世平章;明清时期,张家五世之内出三位进士,荣耀非旁人可及;清康熙年间又有陈廷敬长子谦吉迁居屯城,族人也多在朝为官。众多进士举人,文人贤能者中,最为出名,影响最深刻长远的便是张慎言。

屯城村的空间分布形态也与郑、张、陈三大家族的分布息息相关,村内“郑半街、张半道、陈一角”的说法流传至今。指的是各家族在村中的宅院分布,郑氏家族占据半条街,张氏家族占据半条道路,陈氏家族占据村落一隅。郑氏家族中六世祖郑邻三子皆为儒学之士,曾在村中建有“丽泽”堂,以文会友,讲习道义。

郑氏后人从文亦从武,有文臣亦有武将,家传深厚。因郑鼎父子二人皆被追封为国公和平章政事(郑鼎——潞国公。郑制宜——泽国公),所以屯城郑府府门上有“两世平章”的匾额。

明清时期张氏家族人才济济,明末清初有进士三人,分别是:河南参政张升、南京吏部尚书张慎言、浙江巡抚张泰交。其中张升为明嘉靖庚戌年(公元 1550年)进士,张慎言为明万历庚戌年(公元 1610 年)进士,其从孙张泰交为清康熙辛酉年(公元 1681 年)中举,次年中进士。清初黄城陈氏家族陈廷敬长子陈谦吉迁居屯城,康熙年间曾有刑工户礼四部尚书江西吉水人李振裕为陈谦吉题“沁园”二字作为门额。其后人也多入朝为官,陈廷敬曾孙十八人,有十三人便属于屯城陈谦吉一支,现村中的陈氏便都为陈谦吉的后人。

郑、张、陈三个家族人才辈出,世代为国效力,功绩颇多。武将为国杀敌奋战,文臣助君整治国事,同时也不忘家传根本。既有题字门匾提醒后人不忘根本,为善为仁,注重耕读,又有著作诗文流传世人,彰显一代文人风采。方志史书中也有郑、张、陈家族中为官士人的传记。如《阳城县志▪郑皋小传》、《阳城县志▪郑昂霄小传》、《阳城县志▪郑涛小传》,《元史▪郑鼎列传》、《元史▪郑制宜列传》、《泽州府志▪张升小传》、《明史▪张慎言列传》、《泽州府志▪张履旋小传》、《泽州府志▪张泰交小传》和陈廷敬所作《阳城三乡贤记▪巡抚张泰交》等,记载了他们为官任职期间的成就和功绩,无论文臣武将都勇敢刚毅、清正廉明、体恤民情、爱民如子、忠君爱国,深得百姓尊重爱戴。

上庄村“王天官”

上庄村在明朝中叶到清初这段时期内,陆续有进士 5 人,举人 6 位,贡生和监生员数百人。尤其是清顺治三年,上庄王氏一门走出了王兰彰、王润生两位进士。上庄王氏一族的六世祖,是有记载以来村内最早的举人,于明成化年间(1474)中举。但是他中举后却不入仕途,而是在村内开设学堂,传道授业。在他与王冕(王氏六世祖的儿子)的引导下,明嘉靖年间共走出了三位进士和数位举人,王国光便是其学生之一。

王国光,字汝观,号疏庵,明嘉靖甲辰年(1544)进士,以政治家、财政家闻名于世,为官 40 余载,官途坎坷。历经明世宗、明穆宗、明神宗三朝,期间经历过辞官、免官又复官,几起几落,兵部、户部、刑部、吏部等都曾任职。王国光任户部和吏部尚书期间,正值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朝政,至张居正去世后,他被反张派弹劾罢官,后皇帝感念其功绩,令其复原致仕。

他曾两次出任户部侍郎右总督仓场(负责粮食的仓储和出纳),对全国粮食的控制和管理展现出他非凡的经济头脑。面对人口增长、边疆不宁、农民起义偶发的状况,他推行“天下抚按官”的政策,对各粮食流通渠道进行整体性统筹安排,使国家得以将粮食调配的权利牢牢掌控在手中,缓解了用粮紧张的局面。在其任户部尚书期间,整理吏治,面对簿籍文书名目繁多,手续负责,费用杂乱的现象,王国光请奏裁并,去掉了十分之三的繁文,方便了下层官员办公;针对户部公署地方狭窄,办事人员数量不够导致办事效率低下等弊端,王国光责令全部人员入署办公,提升了户部 13 司的行政效率。

在调度钱粮方面,面对边防开支不足的境况,他请奏由专人核实,减少了粮食的损耗。同时让全国的抚按督促下属官员将收入存欠悉数上报户部统计,用多余部分支援边防;设立“坐粮厅”这一官职,用于解决通州粮食验收发饷的难题;针对户部各司钱粮数目散乱的现象,他推行归并责成法(如将京城附近的府、州、县归福建司,南京归四川司,盐税归山东司,关税归山东司等),突破地缘的界限,减少了浪费,因推行效果良好,之后便形成了定制。[3]他作为“万历中兴”的肱骨之臣,在任期间万历国库充盈,太仓粟可用 10 年,国库钱财达 400 多万两。

王国光为官廉政清明,出任吴江知县时将刻有“山西王国光,初任到吴江,若受一文钱,客死不还乡。”的石碑竖立在衙门前,以表心志。任吴江知县期间,王国光减免漕运消耗,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赋税负担。他严于律己,作风清廉严谨,任仪封知县时期,体察民情,秉公执法,为百姓追回了 120 多顷长期被王府霸占的田地。

在仪封任职一年后,便因“循良第一”得以升职入京,当地百姓自发在城西为其修建生祠,并供奉《王侯生祠碑记》。王国光深受“君子慎独”思想的影响,上庄村中一直流传着他慎独修身的故事。处理公务时,使用官家提供的蜡烛照明,闲来夜读书之时便使用自家蜡烛。家人不解,又无人看到,何必多此一举,王国光则认为,自己的作为不是为让旁人看到,而是对自己无愧于心的要求。在其致仕后,所居住的正堂之上悬挂有明神宗的亲书匾额“正己率属”,这是对他为官功绩的褒奖,亦是对其严于律己品行的认可。

王国光为官之时政绩显著,为官之余的著述《万历会计录》、《司农奏草》、《司铨奏草》、《王疏庵率意稿》也颇具历史价值,其中前三者都为政书,最后一书为诗集。《万历会计录》是王国光辞去户部尚书之职前交由朝廷的,当时的万历皇帝赞他“留心国计”,下令将其册订成熟,全面推广,并且下诏书褒奖。作为一部重要的财政典籍,全书共 4 套,43 卷,现只存 42 卷,现***于国家图书馆。

王国光的功绩和精神思想突破了地域的界限,吸引了众多后来学者和文史爱好者。2022 年 9 月 24 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主办了“王国光与万历改革学术研讨会”,得到了众多社会团体和高校学者积极响应和参与。

阳城县收录了不少有关王国光的传说故事,如“神像扫地”、“王国光还愿”、“城隍庙借笔”等。因王国光的卓越的历史功绩,他被当地百姓奉为“天官”。王国光及族人所生活居住过的宅院府邸便被人们奉为“天官王府”,目前成为了国家 4A 级景区,阳城县的旅游胜地之一。

中庄村“以商养仕”

同有庄河流经的上、中、下三庄,明清时期统称为“白巷里”。在文化源流上,上中下三庄并无二致。中庄李氏族人人才辈出,为润城镇氏族大家之文化典范。上文提到上庄村王氏六世祖与其子开设学堂,招收学子,明嘉靖年间曾出进士 3 人。三人中,除上庄王国光外,便是中庄李豸和下庄杨枢。李氏一族步入仕途,离不开李氏族人李思孝的支持。阳城铁矿石资源丰富,明清时期冶炼业发达,铁制品小手工业发展迅速。李思孝曾将铁货生意发展至豫、鲁、皖等地,“家累巨万”,还曾出巨资修建了海会寺庙双塔。

从商之余,他也非常重视家族子弟的教育问题,鼓励扶持兄弟子侄读书入仕。自己“以赀授品官”,还尽力为家族子弟营造好的读书环境,村中设有私塾,海会寺办有书院,除李氏子弟外,还吸引了很多周边村落的学子共同学习。李豸与其子李可久便是在海会寺的书院中苦读诗书,最终一举及第,走上仕途。李可久《重修龙泉寺伽蓝中殿记》中记:“家君西谷大夫旧游与兹,潜心大业,余少时亦尝读书于中,先后相继登第,发轫于此。”

“西谷大夫”指的便是李可久的父亲李豸。嘉靖十三年(1534)李思孝的弟弟为全省乡试第六名,成为了李氏家族子弟入仕的开端,官至湖广郧阳府同知。嘉靖二十年(1541)李豸中嘉靖辛丑科进士,比王国光还要早三年,官至山东左布政使。此后在嘉靖四十一年(1562),李豸之子李可久中进士,开阳城父子同中进士之先河。之后李氏族人便接二连三步入仕途,入朝为官,自明嘉靖十三年到清康熙十八年,兴盛有 145年之久。

李家崇儒重教的风气,不仅影响了相邻的两个村庄,而且影响了周围十几个村落,像阳城的润城、屯城、沁渡、上佛、下佛,沁水的端氏、郭壁、窦庄、湘峪、王街等村,都持续了数百年的科举辉煌。在这一片方圆不过二三十里的河滨山谷,明清两代出过 50 多名进士、上百名学者诗人。

润城村——砥洎小城有贵人

砥洎城作为润城镇润城村的“城中城”,自建成以来,内多住官宦显贵以及商贾富人。沁河流域注重耕读文化,重视家传教育和追求读书入仕的文化风气同样也弥漫在砥洎城中。砥洎城中至今还留存有著名数学家张敦仁的故居。张敦仁,字仲蒿,号古愚,又号胡臾,是清代著名的数学家和汉学家。张敦仁年少父母双亡,由叔父张章抚养成人,自小天资聪慧,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中进士入朝为官,年方 20。为官 40 载,清正廉洁,宽仁待下,政绩卓著。在与其余入仕才子不同,张敦仁属于复合型人才,不仅通晓琴棋书画,而且在文史、数学方面造诣颇深。入仕多年,辗转各地为官,但从未放弃过对数学的热爱和研究,其一生著述颇多。

润城古镇历史文化深厚,除上文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名人,还有许多进士举子,学者诗人。为官者皆廉洁清政、德才兼备、宽仁待下,不仅政绩功绩显著,其德行品德也深得百姓崇敬,并且多有诗文传世。他们的生平事迹、传说故事、诗词、精神信仰,百年来对后世的文人学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感恩相遇,承蒙厚爱,我是小周周,喜欢请,咱们下一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