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精彩小资讯 > 正文

为什么日本人怕福建人,福建人是不是日本人的后人

为什么日本人怕福建人

如果今天有人跟你说:嗨哥们,你知道吗,福建是个岛啊。你一定会用关爱智障的眼神看着对方,然后内心在想:同样是九年义务教育,为什么会教出你这么个傻子呢。

确实在今天看来很可笑的这个问题,但在先秦时期却是中原地区人们的共识,据《山海经》所描述“闽在海中,其西北有山”。看到这小伙伴们可能就要懵逼了,为什么连这么知名的著作都写着福建是个岛呢?

为什么日本人怕福建人,福建人是不是日本人的后人

要解释清楚这个问题就得先知道下福建那坑爹的地形了,今天我们都知道福建是个多山的省份。

除了东部沿海那几小块鼻屎大的冲击平原外,其余的都是连绵不绝的群山,特别是西部巍峨耸立的武夷山脉,平均海拔一千多米,硬生生把福建跟内陆隔绝开来,这在生产力落后的古代绝逼是野生动物的天堂啊。

所以这也是”闽“的由来,武夷山这道门,里面关着很多大虫。

这里的大虫有说是指蛇虫这类,有说是华南虎,不过根据闽越历史来说更偏向于蛇。

在今天的福建一些地区还存在着蛇文化崇拜,比如福建省南平市漳湖镇,每天的农历七月七号这天,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七夕中国情人节,都会举办盛大的蛇崇拜文化节,从庙里抬出“蛇王”“蛇神”巡游,以求一方平安。

就是这样的条件下,闽地的人民望着西部的天险,纷纷表示”惹不起,惹不起“我还是改道吧。

所以汉代以前,闽人要想去中原地区,都是坐海船北上到平原地区再西行的。而那时候的中原人士谁都没到过闽地,看到闽地的来人都是坐船来的,就误以为福建是个岛了。

但也正因为福建这得天独厚的与世隔绝条件,也成了中原地区人士避难的更佳场所,如果要给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里的桃花源选个地方的话,福建倒是很符合这个条件。

现今在福建生活的人几乎都是历次从北方逃难迁移过来的,如西晋时期著名的”衣冠南渡,八姓入闽“,具体就是林,陈,黄,郑,詹,丘,何,胡这八姓,主要就居住在今天福建沿海地区。这也是中原地区之一次大规模南迁。

像泉州的晋江,洛阳江,其实就是那时候的晋朝移民因为思念故乡而取名的。其中洛阳江入海口,宋朝的时候在泉州太守蔡襄的主持下修建了我国之一座跨海大桥,也是中国的四大名桥之一,洛阳桥。

之后还有唐末,两宋时期的陆续南迁,先来到闽地的称为闽人,后面来的就称为客家人(宋朝末年的移民)

由于先来的闽南人占据了沿海的大部分平原,而后来的客家人就没地方了,所以经常发生闽客械斗,渐渐的客家人就被赶到福建西部了,这也就是为什么今天客家人大部分在闽西的原因。

很多人不理解福建和广东地区人为什么都有很强的宗族观念。

其实无论是从西晋开始的移民还是近代的清朝,民国,在福建这个地少人多的地区,如果不依靠宗族的团结,普通的小门小户在社会这部大电视剧里连半集都活不过。

在新中国之前,的统治有着“皇权不下乡”的特点。权力的触角往往只到县一级,乡以下的广大地区就是靠各地的族长豪绅来治理。

而在福建这种资源匮乏的地方,既然的公权力触及不到,也爱答不理,那宗族就会演变成一个个独立的利益群体,彼此之间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械斗个你死我活就成了家常便饭。

比如著名的客家土楼那种堡垒状的圆形建筑可不是为了建着好看的,这些都是环境逼迫的产物。

今天你去福建的乡村走一走,会发现很多房屋的门楣或灯笼上刻写着”XX衍派,XX流芳“或”XX传芳“。

这里的”衍派“指的是你的祖上是从哪里来的,而”流芳“或者”传芳“是指你这一支脉的祖上干出了啥牛逼的事迹。

比如王姓的”琅琊衍派“”开闽传芳“,”琅琊衍派“就是指这一支脉的王姓祖上 山东琅琊,也就是大概今天的山东临沂,”开闽传芳“是指王姓祖上,王审知,王潮,王审邽三兄弟入闽,雄踞一方,开发闽地,建立闽国的伟迹。

还有林姓的” 西河衍派“,“九牧传芳“,西河就是今天河南浚县一带,九牧是指林姓这一支脉祖上林披公生了九个儿子,这九个儿子全部担任刺史,相当于今天的省长,你看这有多牛。

像如今市面上的一个泉州的服装品牌”九牧王“,老板就是姓林,不出意外应该就是这一支脉的后人。

另外有些虽然是同姓,但是由于祖上支脉 和伟迹不同,所以衍派和流芳有些也不一样,比如王姓还有”太原衍派“。

类似的还有:

刘--彭城衍派-禄阁传芳

陈--颍川衍派---颍水传芳-飞钱传芳-太邱衍派-玉湖衍派

杨--弘农衍派-印塘衍派-弘农流芳--四知传芳-关西衍派-四知传芳

赵--南阳衍派-天水衍派-夹马传芳

郑--荥阳衍派-荥水衍派-南湖流芳

黄--紫云衍派-军城传芳 -燕山衍派

之前大人常常鼓励小孩子要好好读书长大后光耀门楣,这门楣就是指的这个。

当然这个门楣记录祖上 和事迹的情况也不单单福建独有,南方省份如广东,海南有些地区也有,他们同样也是从北方中原迁移过来的。

另外福建不仅是个移民省份,还是个再移民省,啥意思呢,就是北方中原地区的人移民到福建后,渐渐的因为福建人多地少,生存困难就又再向外移民。

如现在的海南岛,几乎都是福建闽南的后裔,特别是莆田过去的移民(你没看错,我知道现在莆田不属于闽南,原因下面会解释的),大概占到八成。

海南文昌谚语有“琼者莆之枝叶,莆者琼之本根”,文昌市有地名谐音“铺前”以此来纪念祖先 莆田,还有很多的海南姓氏族谱都记载着祖上 于莆田。

类似还有广东的潮汕,湛江等地也是闽南移民。今天的海南话其实就是闽南话的分支,所以闽南人去海南就很容易听得懂他们的话。

不过说到这里有些小伙伴可能就不解了,你说海南人大多是莆田人移民过去,可是莆田话是独立的分支跟闽南话都不一样,那为什么海南人不是说莆田话反而是闽南话呢?

其实这就跟历史有关了,莆田话在宋元时期是可以跟闽南话交流的,也就是说莆田地区的人那时候其实就是讲闽南话。

莆仙也称兴化,在宋之前也是隶属泉州府的,不过在公元979年,宋太宗在今天仙游县北部的游洋镇设立兴化县,建兴化军。

第二年划仙游和莆田二县 兴化,自此,莆仙地区与闽南地区分离,莆仙本地语言开始脱离闽南语母体。

更因南宋末年,兴化地区人民由于抵抗蒙元入侵尤为激烈,因而导致多次被屠,人口锐减。

之后福州下来的移民填充了兴化的空缺之地,因此莆仙地区的闽南语言开始受到福州话的影响,再加上地理隔绝等因素,自此独立成一派。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会奇怪,莆田这小小的一块地方会有独立的方言的原因。

而海南地区的莆田人后裔几乎都是在宋元时期移民过去的,所以讲闽南话也就不足为奇了。

也正因为福建人都是不同时期历次古代中原移民构成的,然后因地理环境隔绝,受外来语言影响较小,所以各地方言才会各不一样。

不过虽然方言不同,但是语言中都保留着古汉语的一些发音,所以福建方言也被称为“古汉语的活化石“。

比如以莆仙话为例,列举一些常用的。

怕为“惊” 音giāng黑为“乌” 音wū锅为“鼎” 音diǎng家为“厝” 音còu

哭为“嚎” 音 háo

书为“册” 音 cā

笑为“嘻” 音 hi

你 为“汝”音 nv

我 为“寡”音gua

他/她 为“伊”音yi

高兴 为“欢喜”音hua yi

怎么样,这名不见经传的土话,不就是我们语文课本里的文言文嘛,瞬间变成高大上起来了,有木有。

此外 唐诗的平仄音,你用现代的普通话很难读出来,但是你如果用福建方言来念的话,平仄音一读一个准。

另外很多日语中的汉字发音其实跟闽南方言也很像,比如日语的“世界”发音和闽南语“世介(sekai)”一样,同样,“人类,佛教,气,家,人民,军事”等词汇都与闽南人发音相同,甚至水果的名称如“布多”(葡萄)几乎也与闽南话差不多。

原因嘛,也不复杂,因为福建人大部分都是魏晋,唐朝等时期中原移民过来的。然后刚好唐朝时期日本派遣唐使者,来唐朝学习,自然带回去的就是唐朝时期的读音。

另外如果你有一天去日本旅游,经过寺庙的时候,发现那些日本和尚竟然在用闽南语念佛经请不要惊讶。

因为佛经也是唐朝时候传过去的。

还有顺便给那些动不动就幻想玩穿越的小伙伴们提个醒。

如果想穿越到清朝的话,那现在的普通话倒是可以,要是明朝的话建议先学学江苏话,穿越到唐宋建议学闽南话,穿越到秦汉的话,建议学广东话(当然就算你学好这些方言,穿越过去可能也就只能听懂个三四成,不过也比一脸蒙逼的鸡同鸭讲好)

基础先打好,不然你到时候语言都无法交流还怎么打怪升级啊。

最后聊一聊大家喜闻乐见的福建人口音问题。

现在的汉语经历了:上古汉语,中古汉语,近古汉语和现代汉语这四个阶段。

而福建方言刚好处于中古汉语这个时期,因为地理上的隔绝,信息交换不畅通所以就跟不上中原汉语不断变化的潮流了。

这独有的中古汉语口音就一直得于保存,另外现代汉语中的一些音调,比如:翘舌音“shi”,“si”的分别,“f”和“h”开头的音调,后鼻音“gon”,“gong”,鼻音“n”和“L”。

这四个差别在中古汉语语音里面是不存在的,所以说惯了中古汉语的福建人说起现代普通话不标准就显得很正常了。

在福建内部,你要是碰到一个讲话没有福建口语的福建人,大家都会像看到外星人一般稀奇。

不过要是哪天听到广东人讲的普通话,你就会忍不住在心里暗笑,原来还有比我们更烂的存在啊。

只是为什么只有福建的普通话会被全国人民嘲笑呢,这就得益于春晚节目和一些喜剧电视的宣传了。

福建人的普通话就成了全国人民调侃的特有存在,明明不是最差的却要被嘲笑,也许这就是人生吧,做一个悲伤的表情。

不过好在天生乐观派的大胡建人丝毫不介意,还常常开心的自嘲。

来,让我们来大声念一遍:“我四胡建冷,我要鞋好普通发。”

本文到此结束,下篇预告,“ 福建,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下)”,想看的记得点 哦。

以上就是与为什么日本人怕福建人相关内容,是关于福建人的分享。看完福建人是不是日本人的后人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