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丨视觉中国
你是知乎的用户吗?
你眼中的知乎是什么?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久而久之,一部分人眼中的哈姆雷特会被固化,甚至被误解。知乎也一样。
“外界对于知乎更大的误解,就是我问对方,你是不是知乎用户的时候。”知乎创始人周源对虎嗅说。
在周源看来,很多人都用过知乎,是知乎的“重度用户”。但他们反而忽略了,知乎上还有非常多不一样的人、问题和回答。
知乎又是怎么认识自己的价值所在的呢?
“我们是时间的朋友,时间越长,更好的解答越有可能沉淀下来。更好的往往都不是唯一的,而是多元的,是各自的解答。”周源说。
刷知乎的,与众不同吗?
互联 上所有头部产品火热背后,都离不开“真香”定律:边骂,边用。
抖音、快手、微信、、哔哩哔哩,甚至是《王者荣耀》,在每一个国民爆款背后,都是一片不解的骂声,但是用户又因为这些产品的方便快捷或者说不可替代性,边骂边用。
知乎亦如此。不可否认,知乎能发展到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以刷知乎为乐。但相比其他产品,却很少有人能说明白,这种刷知乎的快乐到底是什么,甚至在很多人眼中,知乎其实就是个“海淀区Quora”、乃至升级版知道而已,其从产品形态到内容,都无甚特别。而随着这种言论的传播,人们往往就会对知乎产生一种错觉——知乎,似乎没有什么不可替代的。
知乎当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它们并没有选择用“优质内容”这几个字来简单地把这种质疑搪塞过去,知乎副总裁张宁告诉虎嗅,在其内部看来,优质内容并不能为内容产品提供差异化,因为“没有一个平台会说自己的内容是劣质内容”。所以他们花费了很多的时间,来认真地去定义这种“刷知乎的”,或者说知乎内容的独特性究竟是什么。
最终,知乎为其取名为“获得感”。
获得感亦是知乎今年对外官宣的内容标准。知乎将获得感概括为三个维度:开阔眼界、带来帮助、产生共鸣。然而这些标准对于其他社区,尤其是知识类社区,其实依旧适用,这些平台的用户自觉也很有获得感,但是似乎总少了一份知乎味道的独特获得感快乐,这又是为什么?
这一切要从知乎的本质说起。
“知道表面看是问答,其实背后是搜索。知乎表面上是问答,背后实际上是一个SNS(社区)。”在知乎还在被拿来和知道做对比的古早年代,创始人周源就曾如是回应过。
图注:知乎创始人周源
这一回应尽管在外界看来有拉踩和造概念的嫌疑,但仔细品味,却并非没有道理。知乎看似始终聚焦问答,但其实际上只是把具有一定目的性的问答作为了信息的组织形式而已。在这种组织形式下,真正得到青睐的,也并不是标准化的、教科书般的知识,而是生动有趣的主观回答,是答主们从自身出发所生产的个体视角下的内容。
这些内容,即使是在今天,也是知乎的内容所独有的。相比之下,短视频平台从形式上和体量便天然难以承载这些个体化的内容;而最近火热的中视频赛道,尽管承载力上去了,但是又缺乏社区氛围和问答形式的高聚合力,从而难以让不同个体视角化下的内容产生有效互动和碰撞。
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当两个观点相左的 在知乎发表见解的时候,他们可以在同一个问题下直接寻求这种个体经验的碰撞,而如果换到中视频平台,那他们只能各发一条视频,隔空喊话;至于短视频平台,他们恐怕都没有完整描述自己经历的时间。
不止如此,知乎还具备让不同形态内容在同一空间碰撞的独特魅力。在“高考真的能决定你的未来吗?”这一问题下,答主@小Lin说,就录制了一个视频来阐述“高考不能决定未来,提升自身实力,才能决定未来”的观点,与该问题下的其他图文回答形成了良好的碰撞。
同样的,用户在刷知乎时,通过多元个体视角获得的,或者说所谓的获得感,也是其他内容平台目前的短板。比如真实的高考经历。人在成长路上会碰到很多像高考这样的人生转折点、决策点,有可能是积极向上的,也有可能是一个迷茫、焦虑的状态。
这个时候没有什么比在知乎读一段受人欢迎、易于理解和传播,还能有情绪共鸣的他人高考经历,更有所谓获得感的事。同样,从个人视角出发,令人开阔眼界的科学内容和能带来帮助的现实内容,甚至是知乎式的带货内容,往往也如此。
由此不难看出,知乎上所谓有获得感的内容共性在于,其往往都是视角化的内容。此前虎嗅的一篇 中亦曾指出:“知乎内容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精彩地运用个体经历与观点,去进行事实判断或价值判断。”
两相结合之下,虎嗅认为,知乎所谓的获得感,说到底,即用户的视角化信息需求被满足的瞬间,所感受到的正反馈。
正是这种正反馈,也就是所谓获得感的存在,才让刷知乎的变得与众不同,让知乎成为知乎,而不是第二个谁,更不是中国版的谁。也正是因为这种反馈的缺失,才让其他平台很难如知乎一般,带给用户深度的共鸣和收获。
知乎的上限在哪?
如果上述对于知乎内容独特性的观察与分析成立,一个新问题必然随之而来:在这种独特获得感的支撑下,知乎未来的上限,在哪?
一个事实是,从用户增长角度,独特的获得感正在带给知乎强大的跨代能力,并日渐成为知乎用户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在过去两年间,知乎每月服务着超过5亿的访问用户,这意味着知乎社区和用户正在发生着变化。据 数据披露,知乎MAU中18-25岁用户的占比从20%增长到了40%以上,绝对值增长更超过了4倍。
这些用户更加年轻,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回答,让社区变得更加多元。同时,40岁以上的用户也在快速增长——很难想象,不只是00后、95后,甚至连他们的父辈都逐渐在知乎社区中找到了自己 的领域。
在刚刚过去的2022 高考期间,知乎上积累了超 4000 万高考相关问题和回答,涵盖超过 2800 所高校和 700 个专业的相关讨论。然而不同于人们对于高考话题只有考生 的认知,截至2022 年6月,知乎高考内容共服务用户数近3500万,相关问答总浏览量近20亿。
在这些回答中,既有同代际的过来人分享经验,比如出分后,不少学生用户面对填志愿一头雾水,搞不懂相关名词概念。在志愿填报相关问题下,答主@罗俊彦 通过自己的答案非常详细的给出了志愿填报的建议。用浅显易懂的插图解释了平行志愿等概念。
图注:答主@罗俊彦回答节选
知乎上还有一个名为“为了孩子高考,家长干过哪些“丧心病狂”的事?”的经典问题,答主@一篮子果冻 用幽默的简笔画,罗列了像是家长穿旗袍讨“旗开得胜”彩头等行为。
图注:答主@一篮子果冻回答节选
同样,在相关话题下,还出现了很多00后、95后的父辈们的身影,在“高考前家长应当怎么做”的问题下,答主@先手学长栈 就作为家长,从生活与学习的角度上,详细分享了自己的陪考经验,堪称家长陪考的白皮书。
图注:答主@先手学长栈回答节选
这种强大的跨代能力,除了知乎自身的获得感特性,还和作为其生态中的另一个核心基础建筑——赞同反对机制有关,后者会让知乎的内容天然便具有很强的复利性和沉淀性。
“比如说高考选专业。”知乎副总裁张宁向虎嗅举例,可能一个十年前的高考相关回答,在十年间的每次高考时,每年都有一波人看,看了觉得好又点了一波赞同。“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沉积,好的东西永远在前面,积累的时间越长,这个东西越可信。”
这种机制不只是让知乎做到了去水化,还让回答原本的时间被凝固了:十年前90后写下的高赞高考回答,今天被00后考生读到,获得感依旧,甚至还能带入到答主当年的高考心境中去。正因如此,尽管在传统认知中,高考只被认为是学生的战场。但是知乎却在高考场景下,表现出了惊人的跨代传播能力。
此外,知乎内容的叙事语言,天然也具有跨代优势。知乎的底层逻辑不同于其他以某一种亚文化为核心的社区,而是一个分享知识、经验、见解的社区。这意味着知乎对于用户本身是不设限的,知乎上并不会存在着什么非核心用户听不懂的圈层黑话,既没有二次元的2333,也没有老铁666。
简而言之,用户在知乎的直接扩列并不会像其他社区那样,被不同的文化和圈层所阻碍。当天然优势和赞同反对机制,以及获得感内容结合在一起时,知乎不仅能自然的把这些有获得感的内容真正的送到了有需要的用户眼前,还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一些依靠算法主导的平台上,为人诟病 茧房和娱乐至死。
比如在科学这一基石领域,起步于科技互联 领域问答的知乎,尽管有着强大的话语权和权威性,有着科学领域的很多符合获得感标准的内容,但知乎也并没有直接把相关领域内容的遴选,全部放任给天然会向易消费娱乐内容低头的算法,而是通过赞同反对机制和获得感标准,给科学领域的内容加大曝光权重,用知乎的方式,为科学点赞同。
当这些具有广泛的人群适应性的内容在知乎越来越多,逐渐开始广为流传、广受信任时,知乎也就跨越了代际、年龄、阶层甚至是时间的限制,其未来的用户增长近乎有了无限的可能。
不过,潜在用户规模再大,也要社区内容和产品形态能吃得下才行。众所周知,知乎的基础是问答,知乎始终聚焦的也是问答,给知乎带来了那么多可能性的依旧是问答。这也是为什么,尽管十年了知乎做了许多大刀阔斧的革新,但以问答作为基础,以主观化解读作为用户需求的核心机制还是没有变化的原因。
但这也正是外界一些声音,乃至资本市场会对知乎的未来所不解和怀疑的点——“一个以问答为底层逻辑的产品,对内容的承载上限能有多高?”
这一观点在知乎创始人周源看来,无疑又是一大误解。“虽然知乎最核心的功能是问与答,但我们在创建之初就明确,我们其实做的并不是问答的功能,而是搭建的一个公共讨论协议,要构建一种新的关系链,为整个社会进行广泛的沟通交流提供一个基础设施。”周源表示。
在知乎的理解中,知乎上的一个问题,是为所有对这个问题关心、有兴趣的人准备的,大家可以通过一个共同的问题,建立连接。而一个问题下产生的回答,可以为世界上所有需要的人,来提供解答。而投票就是内容质量的筛选和竞争机制。
事实也的确在佐证这一点。从早年的小众精英自留地,到如今的跨代用户社区,跨代用户持续增多带给知乎许多显著的变化:为了适应不同代际用户的习惯,知乎这些年从一开始图文的问答,到后来的视频。在问答这一容器里,知乎找到了自己的商业模式:做了好物推荐、做了知+、做了盐选会员等等,同时也让人看到了问答这一容器在内容形式适应性上的无限可能。
“一个问题一条街,一个回答一家店”,这句话非常形象地概括了知乎的商业模式。
“问答是一种上限很高的容器。”在知乎副总裁张宁看来,知乎的增长其实是用问和答来不断构建供需关系,来跨越世代和圈层,“早年是精英之间的互相问答,后面逐渐变成普通人问,专业人士和亲历者答;高考是年轻人问,过来人答;618 是想买的人问,买过的人答等等。”
总之,在知乎看来,问答不是一种限制,反而是不设限的表现,而当这种不限的容器遇到获得感内容带来的跨代能力时,知乎真正想要讲的和能讲的叙事,也远比外界想象的要大。
不论这是不是知乎一厢情愿,但是对于外界尤其是资本而言,如果还仅仅以表层的问答思路,来看待这家公司,来评价其内容的独特性,那必然会一叶障目。
以上就是与知乎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相关内容,是关于知乎的分享。看完知乎的成功之处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